小说浅谈

戴家燧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戴家燧文集最新章节!

    一、前言写作特点十分个性化。它是作者个人经历、学养、个性和品格的展现;作家出于内心的需要,肺腑的倾吐,精神的宣泄,激情的冲动。创作不为名利,不哗众取宠,也不能跟风、随流、滥竽充数。

    为何说浅淡?小说的篇幅、流派、形式多种多祥,写作技巧也是百家争鸣,各有千秋。这里仅就小说的几个要素和应注重的几点,稍许展开地汇报一下,故为浅谈。

    小说最需要作者的创造精神和真诚,也需作者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形象思维,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尽量做到五觉(视、听、感、味、嗅)俱生。

    小说应力求思想性、可读性、欣赏性、感染力俱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志不在于年高,有志也不在于年少。台湾作家柏杨耄耋之年依然辉煌。罗洪等七位女作家且都已步入耄耋之年,最长者罗洪已届期颐,最小的彭新琪也已步入80高龄。英国作家莱辛,呆在家里,无所事事,只能每天靠阅读书籍打发时光,这样她与19世纪文学大师们结下不解之缘,如饥似渴地阅读狄更斯等小说家的经典名著,以此滋养了她那澄明且具批判性灵魂。另外,父亲在一战间苦难回忆,也对早年的她影响深远。这期间她广泛阅读,为今后从事小说创作,打下坚实基础。2007年,诺奖新鲜出炉,这位文坛宿将却平静如初,她说:“这件事已经持续30年了,每年我的名字都出现在候选名单上,你不可能每年都对它保持兴奋。”如今,迟来的诺奖,对于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来说,已无足轻重了,她看重的是,该如何书写自己今后的余生。莱辛因创作长篇小说金色笔记,而蜚声世界文坛。这部作品一经面世,即成为当时风起云涌的女权主义的旗帜和号角,被全球数百万人当成女性独立的圣经,自然莱辛亦成为女权主义的偶像人物。

    二、立意即小说的主题思想。立意力求新颖,但绝对新颖很困难,有时你认为新颖,但实际上却可能已陈旧了,而且不一定能顺利地如愿以偿。这需要作家有相当意志力、责任感和秉书直言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例如:马基迅的国资委主任;在下的宦海谲云等。要切忌黄色、黑色和灰色情调的题材成为主要选择,那不能登文学的大雅之堂,而且是自我贬低的不明之举。立意有二:一是作者确定主题思想后去找素材,一是由素材来选择作者。后者,比前者更容易产生精品小说。

    现在,讲究民主与法制,写作环境大大地宽松了,是文艺作品姹紫嫣红、百花争艳的春天。只要有益于称颂真善美、揭露假丑恶、力推人们向上的文艺作品都会得到支持。

    作家陈应松说:“文学的本质是真实,文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真理。费舍说:‘现实主义是为真理服务的。’高尔基说过:‘现实主义就是赤裸裸的真实。’还有位外国作家说:‘让苦难有出声的机会,是一切真理存在的前提。’我所理解的现实主义就是‘打破头往前冲’的强势介入生活和艺术的一种姿态。现实主义不等于现实。这一点尤为重要。现实主义是一种文学的主义,而不是其他。”

    小说的立意应来自于现实,亦即由作者个人的经验、生活的积淀和特殊的艺术修养和敏感而自然产生的。为了达到感染读者效果就需要加入体现真实的自然主义、体现理想的浪漫主义、体现审美需要的优美文笔、体现哲理需要的寓言和令读者回味深思等等。

    三、人物这是小说的第一要素。主要典型人物塑造刻画得成功与否是衡量小说优劣的最主要的指标。人的本质属性,既有来自动物本能的天然性,更有来自长期熏陶养成的人性:或是非文明社会的奴性,或是文明社会的理性。因而,各种人物在他所具备的基本品质时,又会或多或少地显示其他的性格的异形。那么,小说要求的人物就应当是有血有肉、感情丰满又兼复杂的个性,是立体式的,不是扁平单色的。所有的人,完全雷同是不存在的。

    在描述人物时,可以夸张而不失真实,可以揶揄调侃而不显杜撰;同类人物而又表现出差异。例如: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凶残和胆怯,巴尔扎克欧也尼?葛朗台葛朗台的疯狂和狡诈,果戈理死灵魂泼留希金的贪婪和吝啬,莫里哀悭吝鬼阿巴贡的吝啬与自虐,吴敬梓儒林外史严监生的迂腐和可笑。

    在现实中,我们就可以发现这类典型人物。

    人物素材来源有:1、以自已的经历与体会;2、以自已熟悉的人物来衍生;3、换位思考,用自已代替角色作逻辑推理;4、精细地观察、透视你要描摹的人物。

    如何刻画人物?写特殊点,即重情绪化,写出性格特殊的闪光点,集中一点,突出强调:如瞎说中的一个胆小逢迎的老师;王蒙的雄辩证中的病人的“文革”心态;那团云雾中黄山的游客。举例:1、我的几部小说;2、妙趣的一窥;3、同事的两位妻子;4、买三支香的事例。

    在刻画中力避不现实的脸谱化、简单化、表面化,要穿透人的心灵。例如鲁迅的狂人日记就是范例:狂人认为他的哥哥“当初,他还只是冷笑,随后眼光便凶狠起来,一到说破他们的隐情,那就满脸都变成青色了。大门外立着一伙人,赵贵翁和他的狗,也在里面,都探头探脑的挨进来。有的是看不出面貌,似乎用布蒙着;有的是仍旧青面獠牙,抿着嘴笑。我认识他们是一伙,都是吃人的人。可是也晓得他们心思很不一样,一种是以为从来如此,应该吃的;一种是知道不该吃,可是仍然要吃,又怕别人说破他,所以听了我的话,越发气愤不过,可是抿着嘴冷笑。这时候,大哥也忽然显出凶相,高声喝道,‘都出去!疯子有什么好看!’这时候,我又懂得一件他们的巧妙了。他们岂但不肯改,而且早已布置;预备下一个疯子的名目罩上我。将来吃了,不但太平无事,怕还会有人见情。佃户说的大家吃了一个恶人,正是这方法。这是他们的老谱!”

    对中长篇小说,最好把人物(主角、重要次角)揣摩透彻,建立档案要点。

    四、情节这是小说的第二要素。情节是围绕线索逐步演进的,要求由微见宏,由许多细节构成。没有细节也如同一具干尸,细胞全死亡了。细节要服从于情节的需要。力求情节有波澜,一浪高过一浪,将故事推向高潮,引人入胜,尤其对中长篇小说更应如此。

    情节的开端很重要:力求一下就吸引读者,这就为小说的成功起个先声夺人的作用,特别对长篇而言。因而不少作品,开始就摆出疑案。如国资委主任等特别是侦探恐怖小说更是如此。但一开始不宜将最大的高潮提前,如唱歌那样,一起调太高,后面难以唱下去。最好用小高潮引人,再用倒叙、补述使读者厘清故事头绪,再巧妙转折过渡将故事推向更大的高潮。结尾最好带有哲理的悬念,让读者回味深思。拙作宦海谲云就贯彻了这个写作思路。

    更多的小说,情节采用时空渐进式。只要思想性、艺术性俱佳,不愁无读者,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即同此理。

    采用“厚积薄发”的方法比较普遍,即写成后再多次精炼修改,剃除冗余部分和累赘重复的字句,留下的就是精华。切忌用流水账的直白来写情节,不然会离题万里,构不成动人心弦的小说。

    五、环境这是小说的第三个要素。环境包含两个方面:1、时间、地点、自然环境;2、社会环境,涵盖社会背景、人际关系等,这是比前者更重要的环境。没有环境的小说宛如大洋上迷航的扁舟,失去坐标,到达不了目的地。即使是虚幻的小说也脱离不了现实的生活场景、社会背景。写环境是为了渲染、烘托人物和故事情节,如左拉的娜娜。切忌过度写环境冲淡主题,令人乏味。

    六、灵感有灵感的小说往往最能撼人心扉。灵感就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情感冲动,让你非写不可。若作者无劲打彩,死气沉沉,那么读者也就浑浑噩噩,昏昏欲睡,达不到作品应有的感染力。如果细心观察,贴进生活,深入基层,由表及里,往往一件事、一句话、一个眼神会激发出作者的灵感。五代十国的钱琉、清代的蒲松龄、现代的贾平凹都有汲取灵感的践行。

    拙作庄龙头遭遇记也是发端于灵感。

    七、临摹不是依样画葫芦地抄袭,而是着重看别人作品的优缺点,扬长去短,灵活运用。不但要看当代作品,也应多看中外名著。此外,还应兴趣广泛,汲取各种门类的知识,从而写作时可以纵横捭阖,信手拈来,将知识溶入小说,大增文采和艺术含量。

    举例:风尘误——朱熹和严蕊。

    八、正确对待评论“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不要“自已的文章,别人的老婆”这就要求放低调,虚心征求意见,不断修改、提炼,直到精益求精,锦上添花。当然也不能成墙头草,随风倒,要有定见,拿出己独特的品味。

    关于小说的三个要素,也有特例的写作方式,例如意识流、蒙太奇和心理分析流派作品就突破这个框框,像施蜇存的梅雨之夕,在此不作赘述。

    古典著名小片段分析:水浒全传第二十四回至第二十六回。

    小说梗概:武松严拒嫂子潘金莲的勾引后搬住县衙,后奉差赴京历时四十余日。在此期间,经王婆啜合,潘金莲与西门庆通奸。经郓哥告知,武大郎前去捉奸,却被西门庆踢成重伤,卧床不起,被这对奸人下毒身亡。武松返回后,了解奸情,向县府告状,却被驳回,于是愤而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为兄复了仇,自首后被发配充军。

    小说环境:交待了时间、地点,也交待了人物关系。

    小说情节:按两个线索(即1、武松的正气和潘金莲、西门庆、王婆的淫邪作斗争,2、以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通奸)交叉安排了几个情节:即“王婆贪贿说风情郓哥不忿闹茶肆”、“王婆计啜西门庆淫妇药鸩武大郎”、“偷骨殖何九叔送丧供人头武二郎设祭”

    人物特点主要人物武松:正气,重义,魁伟,勇猛,粗中有细。

    潘金莲:淫荡,薄情,虚伪,妖艳。

    西门庆:好色,凶残,风流。

    王婆:贪财,诡计多端。

    武大郎:憨厚、矮丑。

    郓哥:孝子,爱打抱不平、机灵。

    何九叔:疑忌、胆怯、精细。

    为何如此安排人物?若上述人物不具备各自持色,故事就无法形成。

    若上述人物缺了一个,故事也无法形成。

    上述人物依次出场,衔接自然,故事就顺利展开,最后瓜熟蒂落,情节完整;也使叙说跌宕曲折,逐渐推向高潮,引人入胜。

    情节细述:

    1、武松与武大郎对话:大郎对他说既怨他又想他。这就点出:(1)武松的性情和耿直、契赘不驯、爱惹事;(2)大郎受浪子欺凌的现状。——这是个伏笔。

    潘金莲长相:“眉似初春柳叶,常含着雨恨云愁;脸如三月桃花,暗藏着风情月意。纤腰袅娜,拘束的燕懒莺慵;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玉貌妖娆花解语,芳容窈窕玉生香”这是反衬,愈加显出武松“英雄能过美人关”的本色;也是烘托,渲染出西门庆醉心于她的来由。

    潘金莲的殷勤:看着武松就心想“何不叫他搬来我家里住?不想这段姻缘却在这里!”于是对他大献殷勤,对他说:“那等人伏侍叔叔,怎地顾管得到,何不搬来一家里住?早晚要些汤水吃时,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不强似这伙腌脏人。叔叔便吃口清汤,也放心得下。”她在送武松回县衙时又叮嘱:“叔叔是必搬来家里住。若是叔叔不搬来时,教我两口儿也吃别人笑话,亲兄弟难比别人。大哥,你便打点一间房,请叔叔来家里过活,休教邻舍街坊道个不是。”

    潘金莲的勾引:大雪天,潘金莲设计款待武松:1、要他吃“成双杯儿”酒;2、借口听说他“养着一个唱的,敢端的有这话么?”3、借着酒意嘘寒问暖,去他肩胛上捏一捏,说:“叔叔,只穿这些衣裳不冷?”4、又去筛一盏酒,自呷一口,对他说:“你若有心,吃我这半盏儿酒。”

    这一来引发武松暴怒,把对方一推,凌气逼人:“武二是个顶天立地、噙齿戴发男子汉,不是那等败坏风俗、没人伦的猪狗倘有些风吹草动,武二眼里认的是嫂嫂,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

    武松的怀疑:这段经历对潘金莲的认识入木三分,才会对武大郎的“病亡”大生疑窦,对潘金莲极度怀疑。这是更大的伏笔。

    2、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过程:被潘金莲的叉竿失手击中后,被对方的姿色迷住了不但不责怪她,反而还礼道“不妨事。娘子请尊便”这被隔壁开茶肆的王婆见到了。而王婆又是一个贪财专事嘬成男女之事为主的媒婆。没有王婆,故事就难以进展。这是必要的人物。

    如何让王婆参谋此事呢?作品从谐音“梅”(媒)汤开端,巧妙而自然地引出王婆从中穿针引线的故事。为了使细节趣味盎然,又插入一个为93岁老妪作媒的笑料。王婆故意装作不理睬的样子逗弄西门庆,心中暗喜可捞他一笔“媒”财。后来,她用猜语“老身看大官人有些渴,吃个宽煎叶儿茶如何?”道出他想潘金莲的心思。

    接下来用“先抑后扬”的笔法,王婆提出事成有五个条件。西门庆说他五件俱备。知西门庆悭吝,王婆便设计要他给自己买料子托潘金莲做来行苟且之事。此时,她又用“今自晚了,且回去。过半年三个月,却来商量”之语急煞西门庆。接着,王婆给他策划十个步骤,西门庆喜不自禁,最后提醒他“不要忘了许我的十两银子!”这同时把王婆的贪财、诡计多端刻画得惟妙惟肖。

    3、西门庆与潘金莲苟且成奸:西门庆依计第三日来王婆家与潘金莲相会。王婆竭力夸耀西门庆,又从西门庆丧妻而一些妾小既不贤慧又不标致,远不及潘金莲等闲聊中,打动潘金莲。西门庆与潘金莲眉来眼去,各有所意。王婆看着水到渠成就借口打酒将门拴上坐在外面把守。那对男女就果然行不耻之事,把他们的一个好色、一个淫荡描绘得淋漓尽致。

    一个曲折和悬念:王婆突然推门而入抓了个正着,佯装正经和要去告发,吓坏了那对男女,只得低声哀求。王婆开了条件:从今日始,要潘每日来赴约,不要负了西门庆,否则就要去告发给武大郎。这样,王婆的鬼计就兑现了。这是跌宕曲折而带悬念的笔法以引人入胜。

    4、郓哥的出现:郓哥卖梨养老爹闯王婆的茶馆,被王婆打出去,于是去向武大郎告发其妻与西门庆通奸之事。没有郓哥这个角色和被打事件,小说也难以续写,也不会有故事的拐点。但把郓哥的告发写得平淡,也使小说的可读性、趣味性损失不少。小说从郓哥开武大郎玩笑说起,说他像“肥鸭”“倒提起束,也不妨,煮你在锅里也没气”急得武大郎骂郓哥,说“我老婆又不偷汉子,我如何是鸭?”郓哥回说“你老婆不偷汉子,只偷子汉”那武大郎才省悟有情况,央求他告知真相。他不但告知了武大郎并帮他设计如何当场捉奸。武大郎的憨厚和郓哥的正直爱打抱不平又机灵以及知情人群明哲保身的劣根性都跃然纸上。这是激将亦即先扬后抑法和对比法的写作模式。

    5、武大郎捉奸和被害:他被西门庆踢成重伤,卧病在床。王婆设计,由西门庆、潘金莲狼狈为奸毒死了武大郎。武大郎的激将法迫使对方心惊肉跳,又在王婆的计谋下以砒霜毒死武大郎并抓紧火化,企灭尸消证。潘金莲假哭、假悔恨骗武大服毒是最虚伪的表现。这里把他们各自的特性再次予以了生动的刻画。西门庆开药店成了个好条件。西门庆行贿何九叔加之何九叔疑忌在心又显出问题的端倪,为下文作了铺垫。

    6、何九叔的精细与胆怯:这表现在他筹划偷取武大骨殖上。他既怕西门庆更怕武松回来质疑问罪。

    7、武松为兄复仇。这里显示:武松怀疑兄病死有诈,便再三询问嫂子,弄清有关参与人员(买棺的——王婆,收殓尸者——团头何九叔)就先找何九叔,得到骨殖和西门庆贿送的十两银子,并知道郓哥配合武大郎前去王婆茶肆捉奸。为了突出武松的个性,就安排了在酒店,武松出刀威胁何九叔这一情节,也显示出何九叔胆怯与精细的特点,故事的发展就顺利成章,逻辑性、刺激性颇佳。在官府被西门庆笼络拒不受理后就自行惩处罪犯。潘金莲怕死的自然本性就导致她首先招供,把王婆的计谋一并托出;王婆也只得一一供认。武松命邻居胡正卿记录于纸,叫凶犯点指画字,也让左邻右舍均签名作证。

    武松查问药店主管:把他引入僻静巷内,翻过脸来问道:“你要死,却要活?你要死,休说西门庆去向;你若要活,实对我说西门庆在那里。”武松问明后就直奔狮子楼将西门庆收拾了,取了首级返回武大灵前将两颗人头祭奠,最后带领人证去县衙自首。县官见他义烈又念他赴京有功就成全他,把他杀人均说成“殴斗所致”呈文送东平府发落。

    写作不足处:有些累赘重复,不够凝练,从而对扣人心弦的情节略有所损,如:王婆叙述勾搭成奸的十个步骤,郓哥讲述配合武大郎捉奸,均可采取省略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