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湖中舟

天泽时若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公主万万岁最新章节!

    君子城。

    阳春三月,山花胜锦,诸峰环抱间,有浣湖似镜,如映云霞,琉璃般平滑的湖面上,此刻正静静的泊着一叶小舟,舟中人草帽遮脸,双臂枕在脑袋下面,正以天地为席幕,酣然高卧。

    四面无风,岸边缀着累累繁花的树冠却微微下垂,惊起了一阵红雨,落英相逐飘入水中,浮而不散。

    藏青短打的少女,兀然纵入花林,她背负一枪手提一枪,口衔桃枝,在树上借力一点,轻盈的掠向湖面。

    风乍起。

    春水泛起涟漪。

    少女踏波而来,转瞬距小舟已不足三丈,她素手捉着枪尾,甩腕,枪身随即荡开一片白光,向前方横扫而去。

    小舟本静静的停在原地,此刻却陡然向后平移三尺,恰到好处的避开了对方的招式。

    枪风尽数落空在湖中,溅起一人多高的水花,映着阳光,仿佛是由无数水晶珠串起的帘子。

    “朝歌,数月不见,你何苦一见面就砸我的船?”元孟冬不知何时已懒洋洋自舟中站起来,宽大的草帽从她脸上落下,跌到了脚边。

    朝歌笑,原本衔在口中的桃花枝此刻已落在湖面,她就轻轻点在那桃枝上,随着水波盈盈起伏:“殿下此言谬矣,微臣想砸的,何曾是船了?”

    元孟冬喂了两声,脚尖勾起长刀,倒提于手中,似笑非笑道:“太嚣张的话,真的教训你哦。”

    朝歌抬脸,乌黑的发丝在空中扬出一个弧度,少女横枪,唇角上翘:“既然殿下也有意,那便恕微臣无礼了。”话音未落,枪身探出如灵蛇,大笑,“数月不见,也不知殿下可曾荒废过功课。”

    元孟冬在甲板上一踩,掠出,身后小舟便如离弦之箭般疾驶向岸边,女子飘在半空,掌中长刀斜削上行,顺着枪柄斫出连串细碎的火花,微微笑道:“你们这些只回书院年考的人,也好意思问我荒不荒废功课?”

    湖面再次掀动风波。

    浪花重叠,一层推一层拍到岸边,在石头上撞成团团白色的水汽。

    水雾濡湿了发鬓,长宁郡主元纤阿拢住身上裹着的白裘,向远离浣湖的方向走了几步,盘膝而坐,置七弦琴春雷于膝上。

    天之下水之畔花之荫,琴声悠悠响起。

    浣湖占地约为三十亩,水清而深,元孟冬与朝歌短兵相接后,倏然分开,十丈一掠。

    朝歌急追,在湖上纵越如飞凫,枪尖始终悬于身前八尺,少女手腕颤动,瞬间抖开梨雪般的千点枪花。

    元孟冬旋身,刀尖浸入湖中,抬腕时撩起数道水线。

    朝歌不闪不避,枪尖正正撞入,水线炸开,水珠连绵溅入湖中,此方小小的天地中,仿佛突然便下了一场春雨。

    急雨笼罩之处,又是一阵连续的兵刃碰撞声。

    元纤阿安坐不动,眉目半敛,指下滚拂相衔,春雷之音潺潺似流水。

    花瓣落在琴弦上,接着又被弹开。

    波涛不断,叠声渐促,曲调走高,随着两人在湖面的战况渐入佳境,元纤阿也随之越弹越急,在她周围,桃林间落花簌簌如快雪,鸟雀接连惊起,振翼而去。

    惊涛拍岸,水柱溅如人高,元纤阿忽然七弦一抹同震,声似裂帛,随之少女双手按在弦上,音陡绝,她人也微微向后仰去。

    空中四溅的水珠坠地,眼看就要落在少女的身上,一条藏青人影倏然出现,转身反手,□□绕腕旋开,罡气震退水珠。

    任世间风吹雨打,却无一丝能落到她眉前。

    元纤阿微笑,缓缓站起,却是越过朝歌,对元孟冬长揖:“建康姐姐。”

    刚刚打完架的元孟冬跟着朝歌而来,与少女相对一揖,笑着仔细打量面前许久未曾相见的小堂妹。

    元纤阿又长高了些,少女眉弯新月,目似秋水,脸庞白皙的就像是全数由晚雪寒玉堆成,唇色淡淡,仿佛是胭脂溶在了水中。

    精致的像瓷器,美的宛如吻过新雨的桃花。

    元孟冬将堂妹带着凉意的指尖握在手心里,温和道:“在书院,纤阿就不要连着封号喊我啦。”

    元纤阿歪头,睫毛一颤:“姐姐似乎很不喜欢‘建康’两个字。”

    元孟冬眨眼,她才不会告诉纤阿,自己三岁时将封号误会为“健康”,结果差点把米糊喷了一地的故事。

    至于为啥一个小小女童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元孟冬抬眼望向苍穹,身为一抹来自异世,不慎错过孟婆汤的孤魂,她来到这个世界,已过了十八载悠悠岁月。

    朝歌收起□□,走到元纤阿身边,对元孟冬抱拳道:“方才打的尽兴,殿下好身手。”

    元孟冬则问:“这便是你的第二枪了?”

    朝歌点头,坦然道:“白鹄。”她最早用的那杆枪名为“青雀”,两者恰是一对。

    藏青短打的少女顿了下,瞄了眼元孟冬打完后变的犬牙参差的长刀,忍不住笑道:“殿下当真不打算找柄好些的武器用了?”堂堂齐国公主,你真的不用这么寒酸啊。

    元孟冬苦笑:“好不好,差别也并不很大。”

    说完,女子一振袖,长刀便自她掌中飙射而去,化作银色流光,没入丈许之外的空地中,随后伴着一声闷响,土层掀开,地面被撞出一个八尺有余的大坑。

    大坑中,已静静积攒了一百多把断裂的长刀,有的锋利,有的质朴。

    元纤阿柔声问:“这些皆是奕斋的丹宛先生所为?”

    元孟冬无奈道:“绝大部分。”这里是她葬刀之冢,八年来,每次去奕斋与丹宛论武,最后的结果都是连着武器被扔出墙外。

    朝歌抱臂靠在桃花树下,微微笑道:“时间过得真快,眨眼已经十二年了。”

    花瓣沾上衣袂,愈拂落的愈多,一吹便是一场雪。

    元孟冬笑:“是,十二年了。”

    她六岁便离开齐国远赴君子城求学,此地源于陈国,后来数十年间累经战乱,所有权渐渐模糊,陈和宗不胜其扰,索性与诸国盟定,将此地单独划出,令其自治,不受各王室制辖。

    所有烽烟战火,俱都止步城前。

    昔日许多厌倦官场的当世大儒,武林高手,以及各类身怀绝技者陆续选择前往这里定居,他们坐而论道,广授门徒,渐渐奠定了后世君子城学府林立的基础。

    到了元孟冬这一代,君子城中已发展的极为繁盛,里面的大型学府称院,共有十二所,小型称斋,现今不曾荒废者三百有余,至于已人去屋空者,历年来更是数不胜数。

    八年前,在元孟冬十岁时,不慎误入了奕斋,那小小的院落不过十丈见方,四周墙垣残破,格外适合攀爬,她踩过布满深苔的砖石,从墙头跳下,院中野草就直接没过了腰间。

    树荫遮天,几乎漏不下一寸日光。

    幼学年纪的小女孩拍拍自己的胸口,等心情稍稍平静后,一抬头,便被白色的素锦拂了满脸。

    相距咫尺,一名雪衣及地,乌发披肩,脸色惨白,行动悄无声息的女子,此刻双手拢袖,正睁着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面无表情的盯着她瞧。

    元孟冬回忆往事,觉得自己当年没有直接惨叫出声,很可能不是心理素质好,而是直接吓得懵圈了。

    两人相识于意外,这份交情却一直持续到如今,她在成为“元孟冬”后,首次摸到酒壶便是在丹宛的厨房中。

    皓月当空,一大一小两名女子坐在屋顶,以古今为佐,对酒当歌。

    六岁时元孟冬拜入苍梧书院山长,君子城城主文重门下学文习武,四年间已略有小成,当年她与丹宛闲聊,对方关于经史所言不多,但对自己学的武道,基本是嗤之以鼻,没一句好话。

    酒气上头,元孟冬当即抽刀请战,可武器方才离鞘,刹那间便是天旋地转。对方指不出袖,一股沛然难当的柔力便裹住了元孟冬四肢,她身不由己的凌空飘然倒退十丈,最后竟直接跌坐到了奕斋墙外。

    丹宛紧跟着掠至墙头,冲小女孩洒然一笑,仰头自顾饮酒。

    春夜树荫,幽院冷月,墙上美人,合着酒香留在了元孟冬心中。

    时光如逝水。

    浣湖边的桃花也开谢了八次轮回。

    昔日的小女孩渐渐长高,丹宛却仍是初见时的摸样,目似寒星,飞眉入鬓,雪衣风流,容颜不曾老去过分毫。

    连岁月也不忍带走的风华。

    在两人的交往中,元孟冬慢慢发现,丹宛此人虽然号为奕斋主,却既不教授弟子,也不拜师学艺,她偶然问起,对方便说自己只是来君子城陪弟弟读书的。

    顺便说一下,她弟叫成辛,不管是姓名还是相貌都和姐姐完全没有相似的地方。

    元孟冬当面对丹宛翻了个优雅而标准的白眼,真心实意道:“阁下敢找个有诚意些的借口么?”

    丹宛唯笑不语。

    浣湖之畔。

    元纤阿将指尖自堂姐的手中抽出,徐徐走到刀冢前,俯身,素手寸寸划过断刀的截面,秀眉微蹙。

    山岚合着水汽卷来,花影摇落,元纤阿以袖掩口,低低的咳嗽起来。

    朝歌挡在少女身前,低声关怀:“小郡主?”

    元纤阿摇头,扶着朝歌站起,取出一只木匣扔进了元孟冬怀中。

    “生辰贺礼。”少女微笑道。

    元孟冬接过,笑吟吟:“多谢妹妹。”

    元纤阿犹豫了下,柔声道:“以姐姐的聪明,现在怕是已猜出丹宛姐弟的真实身份了吧?”

    成同“陈”,当今陈王名讳上辛下夷。

    陈国多山,地广人稀,兵力常年不足,所幸当今天下剑道魁首,昆墟山一脉坐落于陈地九薮中,因为国力疲弱,陈地朝廷便不得不过度依仗昆墟山的武力值,在列国中,他们算是朝廷和武林结合程度最为紧密的一家。

    陈国先祖曾与昆墟山定盟,愿与其兄弟相待,江山共享。

    历代昆墟山主,相较于世俗权柄,都更爱追寻大道,既然王室愿意诚心供奉,双方也就互利共生,相安无事直到今日。

    元孟冬闭目,靠在树干上,懒洋洋的开口道:“横竖在君子城中不论外界身份,她既以寻常友人相待,我便只当她是奕斋主丹宛,又有何不可?”

    君子城独立于诸国之外,进入城中之人不论外界身份,是以元孟冬居公主之尊而不称殿,她周围多有不露相的真人,只是大家入乡随俗,就算彼此心知肚明,也都不去主动挑破那层纸罢了。

    元纤阿还想说些什么,话未出口,便被一阵更大的山风迎面打了回去,少女捂嘴,努力压抑着咳嗽声。

    朝歌掌心抵住她的背后,眉间掠过一缕忧色。

    元孟冬大起怜惜之意,因为昔年清河王妃有身时,不合动过胎气,自己这个小堂妹,自出生起便先天不足,体弱多病。

    她温柔道:“君子城春季多寒潮,如非必要,纤阿勿要多待。”

    元纤阿略略平复,微笑:“往年也就罢了,如今正是结业之季,不回来终考,莫非我不想出师了不成?”

    求学于君子城者,无论院生还是斋生,岁岁皆有一次年考,到了要出师的时候,还得再统一参加结业终考。

    终考共分七科,明经,明法,明书,明算,明时,明武,以及号称最重要的明志。其中除了明志为必考科目外,其余六门可以择一而考,也可以全部参加。

    朝歌笑问:“看殿下今日如此从容惬意,想必成绩不错?”

    元孟冬斜睨:“呵。”她七门全选,前六科都没问题,却莫名卡在了最后一关上头。

    明志的考试内容自君子城有终考以来就从未变过,白纸一张,有卷无题,随考生自己发挥。

    君子城历史上还有人直接交了白纸也算通过的,可枉费元孟冬洋洋洒洒写了许多,最后等来的却是补考的通知。

    可能太哲学的问题不适合自己,元孟冬很有些头疼的想。

    “明志科三月后还有复考,到时殿下可要加油了。”朝歌轻笑道。

    元孟冬挑眉:“你已知道?”不待对方回答,又问,“朝歌,你这次打算写什么题目。”

    “在来这里的路上我就已先将题纸寄回来了。”朝歌笑,“臣答题时在郡主身边,便将小殿下的侧影画在了纸上。”

    元纤阿接着道:“我瞧见朝歌画我,便索性画了她。”

    “……你们过了?”元孟冬微微睁大眼睛。

    朝歌故作疑惑道:“怎么,明志科竟然还有通不过的先例么?”

    元孟冬望天,然后一本正经道:“想到出师以后就不能在书院考试了,在下决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多尝试它两回。”

    说完,三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相顾而笑。

    “铛——铛——”

    浑厚的钟声自山的彼端越峰而来,笼罩住此方山水,不断远处蔓延。

    三人不再说话,凝神细听。

    钟声每刻六响,在两刻钟后停住,空气中只剩余音袅袅不散。

    元孟冬喃喃:“十二声。”飞身而起,掠过飘红的桃林,落在小峰之上,仰头。

    视线越过诸山,从这里隐约可以眺见碧霄楼顶,此刻,会是谁在上面敲钟?

    元纤阿立在原地,她轻轻掸去袖子上的桃花瓣,缓缓道:“算来也该是今日。”

    朝歌温和道:“武碑既然新铸,臣倒也有些好奇,自己如今能排在何处。”

    元纤阿唇角微翘:“既然想知道,你我不妨跟着去瞧瞧这场热闹,究竟可以喧嚣哗乱到哪种等地步?”

    君子城评论天下事,以玄铁刻文武双碑,每十二年一换,上书当今世间文武两道排名前十之人。

    风已起,云将涌,天地色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