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断尾求生

晶晶亮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大秦之小兵传奇最新章节!

    就在秦楚两军在蓝田关激战的同时,子午道上,连绵的群山深处,一支军队正艰难的穿行在山峦之间。

    “彭将军,我们已经连续在深山栈道行军三天了,这还要走到什么时候?”不止一个士兵在心里这么嘀咕,但他们却一个也不敢去向彭越询问。

    在秦时,翻越秦岭的通道一共有三条,一是西边的褒斜道,褒斜二水皆发源于太白山,斜水谷口在眉邑(即今陕西眉县),眉邑这里是周王朝的发详地,与邻近的扶风郡共被称作“邰国。”同时,这里还是大秦赫赫名将武安君白起的故里。斜水北流入渭,褒水南入汉水,这条道是由关中去巴蜀的通道。二是刘邦攻秦的武关道,这条道虽然路途较长,却也相对平缓好走,适合大军穿行,自古由楚入秦或由秦到楚走的都是这一条道。

    三就是彭越现在走的这一条子午道。与武关道、褒斜道这两条由关中到汉中的翻越秦岭的道路相比,这条子午道正好位于中间,开通的时间就在秦将司马错攻蜀时期,由于地势过于险峻,沿路修建了许多的栈道,这就是所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之说的由来。

    古人以子为北、午为南,故名子午道,这条道乃直通南北大道。从关中的杜陵入口,翻越秦岭,直达石泉汉江边,即可乘船东下,到达楚都郢。

    在距离上,走子午道也比走武关道要近得多,不过也有个缺点,就是这条道山路崎岖,又多栈道,而且需要直线翻越秦岭高山,对于大部队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反之,若是小股部队的话,正好能发挥机动灵活的特长,甚至于还能起到后发先至、出奇不意的效果。

    在接到傅戈让他机动作战的命令后,彭越并没有遵照常规的战法去袭扰楚军重兵守卫的武关道,他相反的将麾下的这支军队带到了子午道上。

    “楚军能来,我们为什么不能去,刘邦刚取汉中,那里的秦国降将未必会真心归附楚军,若能鼓动降楚秦军反正,这功劳也不会比在蓝田撕杀差上多少!”彭越信心百倍。

    胆大妄为——,其实用这四个字来形容彭越这个家伙的话一点也不为过。若是换作一个循规蹈矩的统帅,彭越这样乱来的家伙肯定是不会受欢迎的,但是,对于从不按部就班出招的傅戈来说,彭越的这顿乱拳或许真是时候。

    刘邦虽然大败,但却还有一搏之力,若是让他在汉中站稳脚跟,对于大秦的关中腹地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威胁,只有乘着这个机会进一步削弱刘邦的力量,将他赶出汉中才能为大秦赢得喘息和反击的可能。

    占领汉中、连通巴蜀——,若能掌握蜀地和关中这两大粮仓,再加以苦心经营的话,不出几年,反击关东重新统一天下就指日可待了。

    千里大跃进,出现在敌人不可能预料到的地方,这是兵法之精髓,彭越这个盗贼出身的家伙虽然没读过什么兵书,但却一点也不能遮掩他与生俱来的军事才华。

    如今,昏庸荒婬的二世胡亥和奸臣赵高俱都伏诛,新皇登基大秦重新有了复兴的迹象,作为一个秦人,在汉中郡,原来的秦国守将襄侯王陵、高武侯戚鳃的旧部虽然降了刘邦,但其忠诚度却是大打折扣,这些人的心里说不定正在后悔自己仓促的决定。

    彭越能够确信,这些秦军旧部在听到关中秦军反攻的消息时,纵算不能立即反正,也一定会采取消极抵抗的策略,这对于秦军来说,正是反击汉中的绝好机会。

    战机在即,若听任放过,岂是英雄之所为!

    在决断的一刻,彭越完全没有丝毫为一旦战败后的结果去担忧,穿插到汉中意味着将远离关中这一根据地,进入到敌方的地盘上去活动,没有粮秣供给,只能就地取食,没有友军支援,一切难题只能靠自己解决,更没有容留伤兵的后方,部队可能在连续的交战中逐步消耗殆尽,而更严重的是,全军覆没的危险会时时刻刻的伴随,稍有不慎,这支三千多人的军队就将从大秦的军队序列中永远消失。

    这些困难与危险打动不了彭越的决心,从这一角度上看,他天生就是一个喜欢自由自在,喜欢独立冒险的人。

    这一点倒是和傅戈有几分相似,或许也正因这样,他们两个才会相处得如此相得益彰。

    峣关。

    隶属刘邦的大部楚军依靠‘断尾求生’的战术终于成功的摆脱了秦军的追杀,尽管是大败,楚军的撤退还是显示出了相当的功力,除了小股诸侯的部队混乱之外,刘邦的嫡系部队表现得可谓相当的强悍。

    不过,追击的秦军却是更加的出色。

    李烈与郦疥这两个年轻将领在追击战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长处,骑兵大范围的穿插,然后将被分割包围的楚军留给后面的步兵来解决,这样马不停蹄的追杀将靠两条腿逃命的楚军一个个追得筋疲力尽,莫说反抗,就是想举起武器都困难重重。

    等到傅戈率领大军来到一群群投降的楚兵跟前时,剩下的居然只是收缴兵器、押降俘虏这二项没有挑战性的事情了。

    面对散落在战场各处的众多楚兵俘虏,傅戈有一种恍若见到了二战时期德国装甲突击部队横扫法国时的场景,隆隆的轰鸣声中,英法联军引以为豪的防线被冲得七零八落,就象面前溃败的楚军一样。

    步骑结束的极致,或许就是如此吧!

    追击的大秦军队一直到接近武关道口的峣关附近,才算是遇上了可以一战的对手。

    在张良的激励下,陈武率领着手下的这一支残破的楚军布下的一线风雨飘摇的防线,当然,仅凭着三千左右的兵士自然不可能有这样的能力,好在张良和陈武强行合并了诸多小诸侯的乱兵,这才堪堪让他们拥有了抵御李烈骑兵的一点可能。

    “禀李将军,前方有一支楚军挡路——!人数大约有七千余众。”

    听到前军传来的这个情报,正指挥手下骑兵实施分割包围的李烈一惊,楚军在这个时候还能缔结起这七千余人的部队,着实是不简单呀,而能够在全军崩溃的时候勇于领命殿后的,这员战将一定不是寻常之辈。

    “这个时候,还有楚军如此不怕死的,传令前军不可冒进,速速打探楚军是何人统兵?”李烈大声吩咐道。

    若是换作巨鹿之战前,李烈断断不会在乘胜追击的当口下这样的命令,也正是这一年多跟着傅戈的历炼,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轻敌者必会遭到惩罚,一个优秀的将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忽视敌方的反击能力。

    在传下第一道命令的同时,李烈截断楚军的行动丝毫没有受到什么影响,骑军快速推进能够轻而易举的抢占要点,这就为下一步分割包围奠定了基础,不过,令李烈奇怪的是,这支楚军意外的没有对秦骑的行动进行强有力的反击,他们依然老老实实的在构筑防御战壕,似乎有长期坚守的意图。

    这样一种微妙的情形在大战的尾声时是绝不多见的,一般来说,溃败的一方不可能再聚拢起一支足以一战的队伍,因为在大战正酣之时精兵猛将都消耗得差不多了,剩下的残兵败卒又岂有一战之力?

    然而,事情往往总有意外,心灰意冷的张良在大败之后的决择,再加上陈武授命断后,以及长久以来积蓄的对暴秦的忿恨,这几股因素叠加起来,竟让楚军的败卒们一个个抱着必死的心态来迎接最后的这一仗。

    一个‘死卒’的战斗力是无法用平常的推断来衡量的。

    这一点早已被无数的战例所证明。

    于是,在六月十八日这个艳阳高照的早晨,秦楚两军对峙着陷入到了僵持之中,对于秦军将领李烈来说,等待虽然会错失追击楚军主力的良机,但却是最稳妥的战法,因为前面秦岭间的武关道实在不合适骑军战斗力的发挥。对于指挥楚军的张良和陈武来说,丧失了机动能力和援兵的他们本就是抱着必死的决心留下的,能多拖延一时就是一时。

    “禀李将军,看楚军旗号是陈武的部队!”很快的,负责打探的侦骑就送回了李烈需要的情报,陈武这个名字李烈当然不陌生,刘邦麾下大将,攻取峣关城的首功之将,也正基于这点认识让李烈对面前的这支楚军更加的重视起来。

    “快去通报傅帅——!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轻举妄动。”李烈的声音有些急促,能够在战事结束的时候还能逮到一条‘大鱼’,这样的运气可不是次次都会轮到的,只是,很可惜陈武这条大鱼他李烈一个人是无论如何也吃不下的。在这个时候,李烈也不知道,在楚军阵中,陈武这条鱼还不算大,真正的大鱼是楚军军师——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