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再回杨家村

八零阿涛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四合院里的读书人最新章节!

    第163章  再回杨家村

    杨小涛立刻行动起来。

    先是将倒下的玉米收起来,毕竟这也是粮食,可不能浪费。

    一番忙碌后,院子中只剩下一垄玉米。

    这些从杂交一代长成的玉米,也就是杂交二代,已经不能继续充当种子。

    但对杨小涛来说,标志着自己杂交实验的成功,代表意义重大。

    杨小涛小心的将这些棒子掰下来,然后放进储物空间里。

    今后,若是没有需求,它们会一直待在空间里,成为人生路上的重要标志。

    回到屋里,杨小涛翻起自己笔记,将结果记录下来。

    不过,找到想要的杂交种并不代表着结束。

    因为上次幸运得到的父母本并不多,通过自交之后,去除实验用的,剩下的种子也就三四斤,按照现在的栽种情况,也就够用一亩地的。

    所以,杨小涛现在要做的有两件事。

    第一,将杂交种的父母本种下,获取优秀父母本种子的同时,通过杂交手段获得更多的杂交种子。

    第二,就是将已有的杂交种接受实地验证。

    杨小涛也明白,从实验室到乡间地头可是有不少差异的,何况这里面还有小薇这个BUG的因素,杨小涛也不敢确定,在这长得好好的玉米,真正种到地里会变成什么样。

    所以,他需要实地验证一番。

    而试验地他也想好了,就是杨家庄了。

    接下来两天,杨小涛将院子里重新收拾一番,然后再次将玉米种下。

    这次,杨小涛多种了两垄,一共八垄,而且每垄的玉米也由十颗变成了三十颗。

    密度大大增加,要是在田地里这样做肯定会减产,但在这里,有小薇照看着,充足阳光下,玉米照样长的很好。

    杨小涛也是为了收获更多的父母本种子。

    所以,新种的玉米中,按照1:7的比例种植父母本,力求收获最多的玉米。

    一旦确定杂交玉米在田地的可行性后,杨小涛会全力制作杂交种,到时候就不是一亩两亩的事,很可能杨家庄的土地都要用上。

    周四的时候,杨小涛再次来办公室请假。

    因为车间里的工作时忙时不忙,车间里的工人管理也有些松懈,不忙的时候,不少人也请假。

    王国栋看着杨小涛又来请假。这是这个月第三次了。

    真搞不懂这小子在干嘛,难道不清楚请假是要扣工资的吗?

    看了眼请假单上的理由,回老家有事。

    这什么理由?

    谁没事请假?

    看着杨小涛一脸的淡然,王国栋说道嘴边的问题又咽了下去,“早去早回。”

    杨小涛接过请假单,连忙感谢,然后在王国栋挥手中离开。

    周五一早上,杨小涛早早起床,昨晚跟陈大爷说好了,这两天要回一趟老家,让他帮忙照看着点。

    陈大爷虽然不解,却也没问,只是嘱咐他路上小心,其他的不用担心。

    背着包,里面装着玉米种子,手上还拎着两个袋子,都是带回去的粮食,其中还有两瓶酒。

    现在城里物资紧缺,乡下更不富裕。

    尤其是吃大锅饭的时候,家里没点存量,吃完集体粮,全村都得饿肚子。

    这点东西起不了太多作用,但对杨太爷来说,算是自己的一片孝心。

    来到粮店,杨小涛等了一会儿,碰到几个拉车的师傅,问了下都没有去杨家庄的。

    最后杨小涛找了个曲家皂户的马车。

    赶车的人叫曲明军,三十来岁的汉子,当过兵,一只手掉了两根指头。

    退伍后,乡镇给他复员,就成了村子里的干部,专门进城办事的。

    杨小涛说明情况后,曲明军知道杨家庄的事,也没多说豪爽的就让杨小涛上车。

    中午时,杨小涛到了曲家皂户,下车和曲明军道谢,徒步走向杨家庄。

    一路上,都是忙碌的景象,一群人散落在地里,挥舞着农具,脸上的汗水砸在地里,溅起一波波泥土。

    热火朝天的模样,若是在前世,从屏幕里看到折倒景象,杨小涛或许会感慨农民兄弟的勤劳。

    而现在站在地头,看着坑洼的道路,看着所有人寂寞无声的工作,杨小涛只觉得沉闷,压抑。

    太苦太累了。

    吃不饱的人哪有多余力气说话?

    所有事都由人力来完成。

    拉犁的汉子干着牛马一样的活,低着头看着脚下的土地,真实再现什么叫面朝黄土背朝天。

    身后扶犁的老人,满目庄重,双手使劲让犁走直。

    杨小涛左右看了,在这里没有拖拉机,没有老黄牛,没有驽马,连头驴都没有。

    沉闷的场面,忙碌的场景,让杨小涛对这个时代的农民有了更多的敬佩。

    就是他们的付出,给这个国家的腾飞奠定了基石。

    一路走来,杨小涛并不是很顺利。

    没有村里人指引,杨小涛走到杨家庄的时候,遇到了三波民兵队的盘查。

    好在杨小涛有轧钢厂开的证明,加上杨石头带他的时候也见过不少人,这才到了杨家庄。

    远远的看着村子,还不等进村,杨小涛就看到同样忙碌的场景。

    整个村子的人在杨大壮的组织下,在地里忙活着。

    地头上,杨小涛看着杨太爷穿着马褂,手上拿着烟袋锅子。

    “太爷!”

    杨小涛老远就喊了起来,众人都在低头干活,也没有人注意到远处走来的人。

    现在听到杨小涛的喊声,几个靠近的人立马看过来。

    接着,就看到杨小涛拎着两个大包跑过来。

    “你小子,咋回来了?”

    杨太爷耳朵好使,回头看到杨小涛,也是开心。

    “想你们了,就回来看看。”

    “石头,大壮叔。”

    杨小涛和众人打着招呼。

    “你要回来早说一声啊。”

    杨大壮拿起一个水壶灌一口水,抹掉额头上的汗水。

    “没啥,我搭曲家皂户的车,没走多少路。”

    杨小涛将大包小包放下来,眼睛看着杨太爷。

    田地里的劳累,让老人面上带着土色,比起过年时皱纹更多了。

    杨太爷也在打量杨小涛,“壮实了,看来没饿着啊。”

    周围人笑起来,杨小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有系统在,他又是一个人,吃的自然不差。

    “大家都休息下,石头,伱去让人把饭端过来。今天就在这吃了。”

    杨大壮看看天,对杨石头吩咐着。

    很快,杨家庄的壮劳力都在地头找地方坐下,说着家常。

    比起在田地里的沉闷,此时的人们更多的是热情的笑容。

    杨小涛和杨太爷坐在一起,将带回来的东西拿出来,大部分都交给杨大壮。

    “大壮叔,这是白糖。”

    杨小涛将自己兑换出来的白糖放在杨大壮手里。

    这年头,糖可是紧缺物资,不仅能够补充能量,还能愉悦心情。

    尤其是在当下工作劳累的情况下,喝一碗糖水不仅可以补充体力,还能激发众人的热情。

    “好东西啊,好东西!”

    杨大壮看着手上的纸包,这最少也有三斤吧。

    他可是知道这糖的好处,从战争岁月走过的人清楚,一个人不吃饭只喝水可以顶一个周,但要是有糖,这个时间就能拉长好几倍。

    “这么多糖,省着点用,可以用到农忙结束啊!”

    杨大壮高兴的对着杨太爷喊着,周围人听了是白糖,也都聚过来,看向杨小涛的目光更是欣赏。

    他们都清楚,这年代买点糖可不容易,尤其是这么多。

    那花的不仅是钱,还要有糖票才行。

    他们整个大队,一年下来的糖也就一斤多,还都是麦芽糖,蔗糖,吃起来有股草木味。

    杨太爷听了,伸手捏出一小撮白糖,放进嘴里。

    “好,好甜,比买的蔗糖还甜!”

    看着周围人的目光,杨太爷有种自家孩子出息的自豪感。

    这时,村里的夫人抬着木桶和篮子,将饭送过来。

    杨大壮连忙将白糖抓了一把放进水桶里,然后又舔了舔手掌,这才对众人说道。

    “今天都喝糖水。”

    众人欢呼,热情更是高了三分。

    杨小涛趁机将带回来的辣酱,牛肉酱,蘑菇酱等等十来个小瓶子取出来,说是自己做的,让村里人的呼喊声再次提升。

    杨太爷几人也没问哪来的,将瓶瓶罐罐集中起来,统一分发。

    杨小涛拿着两个窝窝头,抹上牛肉酱,就和杨太爷杨大壮等人坐在一起,这一路赶来,还真有些饿了。

    众人闻着瓶子里的香气,喉结不断抖动。

    不时传来人们的呼喊声,有个不能吃辣的汉子更是端着水瓢不断灌水,惹得众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