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赐姓

草原蝎子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从永乐开始最新章节!

    张四虎在乐州又有了女人,没办法,即是生理需要也是政治需要,大多数人也是如此,这儿的女人太多了。不过四虎不喜欢这里女人的名字,都是动物、花草之类的,现在人多了,重名的也多。他又翻出了老十给他的十二钗的名字,从中挑了一个,告诉那女孩子以后姓“张”名“妙玉”,心里这才舒服一些。

    “尊敬的虎。”青鸟来了。这个女人不寻常。这里的部落有男性首领也有少数女性首领,她无疑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身材高大健美,额头宽广,乌云般的长发及腰,二十三岁,在这儿算中年,因为他们大都活不过四十五岁,平均年龄估计不到三十岁。

    “我的朋友,欢迎,请坐。”他们现在互相交流尽量用对方的语言。

    青鸟忽然跪伏于地,仰头:“请尊敬的虎为你忠诚的朋友、虔诚的仆人青鸟赐姓。”穿上汉服的青鸟的体态反而更加诱人。

    张四虎愣了。沉吟片刻,看到青鸟眼中饱含的泪水,缓缓地说:“我的朋友,我们是平等的,我无权为你赐姓。”看到青鸟绝望的眼神,心中不忍,“如果你希望得到姓氏,那我代表我们的头领为你赐姓氏---'高'。如果将来他不允许将会收回。你同意吗?”

    “同意,谢谢你,我的朋友。”

    青鸟被赐姓氏为“高”,在部落里一起轩然大波,庆祝活动持续了三天三夜。远古以来,流传着一个的传说,当他们被故乡的使者赐予姓氏,他们将认祖归宗,兴旺繁盛。

    搞明白这一切,和部落人们一起忘情欢庆时,中土来的几千人和部落的人们一样热泪奔流,沉浸在狂热的气氛中。

    部落里有几个巫师,原本来自几个不同的部落,是各自部落文明的传承者,现在聚集在了一起。他们把张四虎等几人请到树屋,展示了他们的图腾和雕刻,还有---殷文。当大院里最擅长文字的卓仕俊缓缓的读完那些图形文字。树屋中的巫师们开始低声吟唱,显得那么幽远和神秘。

    天津卫的徐德勇整兵备马,操练士卒,天津卫建立时多是燕王扫北时期留下的老兵,大都不能再战,近年一些北征勇士的回归使战力充实不少。徐德勇这些年操练新兵不敢懈怠,虽然大都未经战火,可一比三的以老带新,足以应付战事。

    英国公张辅留守北京,磨刀霍霍。

    四月份刚刚到达西域的徐海也和西宁侯宋晟一起开始积极备战。

    远在安南的成国公朱世贸和成山侯王通接到朱高爔传书,希望共成大事。

    朱瞻基仍然按兵不动。只是文官们之间口诛笔伐愈演愈烈。

    乡野之间,口舌之争不比文人之间差,只是没文化的嘴比起有文化的差了不少事儿,再加上不会写,干着急没办法。不过有时候,拨开层层装饰,骨子里也就那么回事儿。话糙理儿不糙,民间老话儿往往一针见血。

    大院里仍然安逸,这里出身的男人在西域多年,火器使用都没有问题,也有不少随过军,见过血,王永刚更是杀人无算的主,目前正带着自己的一哨人马驻守此处。那些可是转战西域和欧洲的铁血战士。没有几千人的攻击,还真用不着动用院儿里的武器装备。

    高乐每日坐守,处理电文,看看孩子,抽空去教那些孤儿念书。有时兴起,还下厨房炒俩菜。今儿个王百户就享了口福,差点没把舌头吞了。大家一起时间长了,自然熟悉起来。锦衣卫是干什么的?官员们与之相处都是陪着小心,时间长了难免跋扈,可在高乐他们面前却没人敢,尤其是天津这些知根知底的锦衣卫。首先圣眷正隆,其次人家现在不是官,即便不说这个,一群孩子从海河边上摔打出来,走到今天这一步,是简单的人吗?

    几人吃的风卷残云,看到殷勤加菜的高乐脸上春风和煦,想想回电时的悠然沉静,偶尔闪过夜色中的杀戮场面,王百户觉得凛凛。

    朱瞻基此时并不在长江边上的军营,他坐阵中都,随行只有三大营。明朝三大营是皇帝的禁卫军,朱棣去南京,三大营部分随行,留下的大都是朱瞻基在西域时的兵,此次出发,补满了人数。

    朱瞻基此时手下兵马并不多,长江边上也不过两万。然而战斗力强悍,装备精良。如今一支虎狼之师驻守老朱家的龙兴之地,江淮势力不敢妄动,那些当年被迁凤阳心怀不满的江南富户也是惴惴,今年逃荒?可不敢。

    眼见七月初了,朱瞻基有些心急,刚刚给高乐发了一电,正等着回呢。

    “念。”

    “请西域官兵严密注视阿不海汗国回回动向,适当施压。”

    “还有那群家伙。”朱瞻基愤怒的挥动了一下手臂。片刻,“电命宋晟、徐海。。。。。”

    南京朝廷忙于整军备武,朱瞻基迟迟不动手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然而他们发现时间愈久愈是焦头烂额。虽然文官系统运行相对良好,物力财力也足够,可靖南之役历历在目,江南的军队大多持观望态度,别人不清楚,军人可是知道朱瞻基的兵马怎么回事儿。这不,仗还没开打,就不断有人向江北的皇太孙输送诚意,朱瞻基一律好言安抚,让大家听从号令,统一行动。

    南京方面不能再等了。先来一通檄文什么的,反正是义正严辞的、冠冕堂皇的、乱七八糟的一大堆。然后派了十几万兵马准备渡江开战。朱瞻基也从中都出发了。

    远在西域的徐海接到朱瞻基的命令时并不困惑,虽然接手西域时日尚短,但这些年在努尔干的经验让他对管理新地并不陌生。这里的汉夷比例这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达到了三比一,汉民占据大多数,而且十分和睦。加上大明王朝的全力支持,这里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大明内部的皇位斗争显然已经被相邻国家了解,徐海谨慎的关注着阿不海汉国的局势发展。

    邢增辉的船队这一次载上了两卫人马,来自辽东和天津,奔着舟山缓缓而行。

    七月份,海蟹刚刚上市,高乐他们又吃上了。“当当吃海货,不算不会过”,天津卫人对海货情有独钟,高乐他们更是此中翘楚。

    “快开始了吧?”

    “连大姐都看得明白了,这战局以定。”如今老疙瘩张志刚还真透出那么一丝丝谋士风采。

    “还不是老百姓受苦。”巧儿摇头。

    “大姐,既然无法避免,短时间结束战争,百姓才能少受些罪。”负责安全的王永刚这些日子并不轻松,今儿难得和大家一起聚聚。

    “现在莫谈国事,赶紧吃,一会儿没了别怨。”

    大家这些日子并没有在研究制造上搞什么大动作,而是趁这段时间将这些年的工作成果整理了一遍,同时把整个度量衡规范细化了一番。这其实是一个非常艰巨复杂的工作,高乐并不敢插手,那样他会不自然的受到脑海那套度量衡的影响,这也就是多年来他并不直接插手研究工作的原因。

    中国传统的度量衡比较完备,也适合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是他非常有特色。高乐希望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加上一些新东西,而不是搞出一套不同的东西,那样有可能摧毁原有体系或者被灭掉。

    “海妹、焕娣,你们那边进行得如何?”高乐问了一句。

    “步履艰难,海妹那边还好点。”周海妹点了点头,她主要负责格物方面还好一点。炼丹转化方面确实有些东西不好量化。

    高乐略略沉吟,“不着急,吾生也有涯,新事物,我们能做一步是一步,关键是开始系统的做这项工作。来再吃一个。”

    “哇。。。”

    “洋洋醒了。”巧儿快速起身回屋了。

    长江以北大部分地区今年大丰收,除了传统作物外,新作物产量更是喜人。粮食才使老百姓的命根子,民以食为天。破坏容易建设难,中原地区本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间歇性的游牧践踏,使这里残破异常。这些年北方地区在朱棣不遗余力的努力下,开始渐渐恢复元气。没有游牧隐患,摊丁入亩,新作物的推广加上好年景,北方人民从未感到如此幸福。

    百姓最实际,谁给我幸福生活我就支持谁。朱棣和他孙子这些年的努力看在老百姓眼里,也记在心里。朱瞻基虽然没有开战,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做工作。宣传工作做得十分到位,北方地区不说,长江以南也没闲着。宣传对象也是平民和中小地主还有小商人、手工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