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

山海十八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我和四爷互穿后[清穿]最新章节!

    虽然康熙不信儿子是财神转世,但没有直接打击老四。

    比起老八想在户部里插一脚,老四愿意尝试去开拓财源,至少这份勇气可嘉。

    “设立玻璃厂已有五年,朕也想过能研制大块玻璃,可惜迟迟未有音讯。你若想去玻璃厂,朕允了。”

    康熙这样说着,潜台词就是老四做不出成果也无妨。

    他对此本就不报什么希望,哪怕是皇帝,却不会异想天开地认为想要的东西就全部能拥有。

    当下,唤来了分管玻璃厂的造办处官员,让王郎中给安排妥当雍郡王在玻璃厂所需的人手与器物。

    “这事,你也不能一直与它死磕下去。”

    康熙愿意让老四试一试制作玻璃窗,而明知成功率极低就不会让儿子一直在这上面耗着。尤其老四的性子认真,不先设定时间期限就怕他一直在玻璃厂熬着。

    武拂衣听得懂,这次康熙算是为四阿哥考虑了。

    她主动争取了截止时间,给了一个适中的日期。“十月十五,下元节之前,儿臣如果没能有所收获就暂停在玻璃厂的实验。”

    那意味着从今天开始只剩不满三个月的时间。

    康熙算了算老八那一边的事务,胤禩去调查京城需要接种牛痘的人群数量,再给他三个月也该完成摸查了。

    到时候就让户部先拨一笔款钱,让老四统筹着安排先给哪些人接种。

    为什么不让老八做主事者

    道理很简单,表面上是安抚老四没能研究出玻璃窗的失落,实际上是不可能老八想要实权就给他实权。

    有的东西,皇上可以给,其他人不能索要。

    “行,就以十月十五下元节为界限。老四,朕等你从玻璃厂传回好消息。”

    康熙面露鼓励之色,事实上压根不认为此事能够成功,也就谈不上什么期待与失望。

    武拂衣领旨离开,将所谓的记录着玻璃窗信息的那本手札留了下来。

    主体是复制了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英语译本手札。与买到的原本不同,仿制的这本中添加了不少阅读批注。

    当然,不是以四阿哥的口吻,而是假托于伦敦某读者的笔触。

    这些批注有对原理的解读,也有一些碎碎念。比如作为普通伦敦人对世界其他地方的看法。

    这书上交了。

    哪怕康熙现在不读,等到玻璃窗问世的那一天,他一定会忍不住拿出来翻一翻,到时候由不得他不信书里的内容。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京城内没有掀起什么波澜。

    康熙今年没有去承德避暑,而是在畅春园内一直住到了九月下旬。

    或是因为皇上没有离开京城,少了一些暗流汹涌。

    接种牛痘的各式小故事时不时在酒楼茶观被说书先生谈起,至于直郡王与雍郡王的比赛旧事已经散在风里。

    人们热闹地度过一个接一个节日,中秋过后是重阳,吃了月饼又喝菊花酒。

    悠闲的生活,却不是谁都可以拥有。

    胤禩从六月开始就一刻不得闲。

    从南城到北城,从内城到外城,是为调查清楚京城究竟有多少要种痘,而分清楚不同区域的不同接种环境。

    这都是他自己找来的事。因为向康熙提议了请国库拨款牛痘推广经费,被要求先做一套详细的摸底。

    原本查阅户部、八旗的京城人口记录就好,但七月下旬被康熙要求务必实地调查,而让顺天府配合协作。

    询问每一户是否听说过牛痘是否有接种意愿如果愿意接种,最希望在哪个时间段

    巨大的工作量竟是要在十月十五就完成。

    胤禩觉得有些仓促,却又不敢明着违抗圣意。尤其是几个月前郭络罗氏惹怒了康熙,作为丈夫是要为她将功折罪。

    时间不够,拉上了九弟与十弟帮忙。

    也想过问询四哥,毕竟上次牛痘研究是四哥在汗阿玛面前推举了他,却得知了一个荒唐的消息。

    雍郡王近期去参观玻璃厂了,而且想要借用玻璃厂人手制作玻璃器皿。

    难道四哥被大哥揍得傻了,不管牛痘推广事宜,最终决意去玩玻璃了

    胤禩不相信胤禛会玩物丧志,推测他可能是在玻璃厂内制作一批精美摆件。

    或是要借以雍郡王亲手制作的名号,将玻璃花瓶、餐具等物品卖出高价。这笔钱十之会用来补贴牛痘推广所需经费,也算是尽力而为。

    不仅胤禩有此猜测,其他人听说四阿哥在玻璃厂招募组建了一个小组造玻璃时,也都认为这是要打着亲手制作的旗号筹款。

    玻璃厂内没传出更多消息,外面的人谁也没敢去想雍郡王能带来突破性技术。更不敢去想以低成本制作,又以高价格卖出之类的事。

    武拂衣身在玻璃厂内,不在意外面人如何想。

    她参观了整个工坊,像是玻璃熔炉、吹制工具、能工巧匠等等都一应俱全。而且有康熙的旨意,基本各种玻璃配方都对四阿哥公开。

    好消息是有这样的设备与人工为前提,稍作改进后,能以吹筒法在三个月内制出第一批大块平板玻璃。

    但,美中不足,平板玻璃的产量不会高。

    主要原因是玻璃厂建立之初是以制作小型物件为主,各类设备也为此服务。

    大块的玻璃窗最初就不规划之中。虽然也有几位工匠被分配到做这个方向的研究,却一直没有进展。

    没进展,自然而然给批的材料越来越少。能练手的材料越少,有突破性发展的可能性越低。

    武拂衣的到来就是要打破这个不良循环的怪圈。

    她从掌握的几种配方中做了挑选,找出最适合眼下条件的吹筒法。

    简单说来,先制成圆筒状的玻璃半成品,然后将它从中间一剪为二。借着玻璃的自身重量,更有效地将它在操作台上延展平铺开。

    如今市面上的大块玻璃,以法兰西的浇筑法为独家技术。

    吹筒法的出现,比浇筑法更为高效。同时,改进配方后也能实现低成本制作。

    玻璃厂工匠们对雍郡王的到来一开始是期待又惶恐。

    原本都以为四阿哥想要亲手制作一批精美摆件。他们想被选中打下手被皇子赏识,却又怕一不小心得罪皇子受到重罚。

    万万没想到,四爷没有去设计玻璃花瓶,而是去了最冷僻的大块玻璃制作点。

    这下,绝大多数人都歇了往上凑的心思。比起外面不懂行的,厂内的工匠更清楚突破技术瓶颈的难度有多大。

    由于身份差异,大家嘴上都不说,心里却认定了这事成不了。

    五年了,没能有一点突破。凭什么四爷一来就成功地弄出大玻璃窗,难道他是财神转世吗

    没人看好,反而更好。

    武拂衣对这样的现状非常满意,玻璃厂内大多数人对四阿哥敬而远之才好。

    玻璃窗的技术需要保密,对于选择哪些工匠参与制作很有讲究。那批人不必忠于雍郡王,而是要忠于皇上。

    低成本,高售价,这样的玻璃窗会成为获得暴利的财路。

    雍郡王开创了这条财路,但没必要把持不放。

    搞这笔钱的初衷是为推广牛痘筹集经费,又用不到自己个人头上,何必牢牢紧盯着。

    这种事是该康熙操心,比如操心将来玻璃窗火爆销售之后又被人窥觊的风险。

    会被谁窥觊暴利不说远的,索额图一党会没有想法吗

    牵扯到太子,这种麻烦当然要扔给康熙去解决。

    武拂衣不愿意沾手这对皇家父子之间的矛盾,从一开始就准备好撤退的后路。

    这一头,武拂衣在玻璃厂常驻。

    为了行路便捷,没有每日折返北郊庄子,而住在了郡王府。

    另一侧,胤禛在庄子上住到八月末。继续做自己的代笔,以四爷的笔迹辅导三个孩子。另外,等着孩子们牛痘出痘后修养一阵,再补种人痘,做到万无一失应对天花。

    九月初,孩子们精神奕奕地回府。

    去庄子上住了两个月,精气神更好了,身高也窜高了不少,而且越发面色红润有光泽了。

    然而,宋氏却暗中蹙眉,对小女儿的状态并不满意。

    听负责照顾女儿的侍女汇报,茉雅琪在庄子上是被四爷惯得更野了。四岁的小女孩竟然真就下了田,做着和庄户一样的伙计,搞什么夏玉米的播种。

    宋氏没听过玉米,更不懂也没去懂那东西有什么价值。能有什么了不起的,最多也就是一口吃的玩意。

    茉雅琪为了一口吃的玩意,居然和泥腿子混在一起。

    尽管脸蛋没被晒成黑炭,还是与以往一样的白,但也掩盖不了她在种田过程中把自己弄得像个泥猴。

    绝对不能这样下去了

    宋氏眼看茉雅琪越走越歪,这样子哪有半点郡王家女儿的样子,一定要与四爷好好谈谈。偏偏四爷这段时间常驻玻璃厂,吩咐了府内有急事先去找四福晋。

    宋氏去找了福晋,可正如她想的,压根不管用。

    福晋表示茉雅琪年纪还小,小孩子有奇思妙想也正常,只要不耽误基础课业就行。

    喜欢下田弄土也没不是什么错误。往大了说是民以食为天,往优雅了说莳花弄草也是一种雅趣。

    宋氏听了这番冠冕堂皇的话,碍于身份,只能将抱怨都咽回肚子里。真是想质问福晋,如果弘晖是女孩子,福晋会让弘晖整天玩泥巴吗

    茉雅琪搞这不着调的事对她将来有什么好处,还容易把脸给晒黑、皮肤给弄差了。

    虽然郡王的女儿都是皇上指婚,几乎不存在被拒婚的可能性,但男方肯定会更喜欢相貌漂亮的妻子。

    宋氏越想越气,又是很委屈。茉雅琪是她生的孩子,虽说谈不上为女儿豁出命去,但也是为女儿着想。四爷现在惯着茉雅琪,任由孩子种田玩泥巴,将来要怎么办

    想到四爷,不能说的抱怨就又多了一层。

    前些年,四爷不常涉足后院,忙着前朝的事务,也至少是忙着刑部的正经差事。今年就不一样了,先是去搞风险未知的牛痘,最近又去了玻璃厂。

    去玻璃厂能翻出什么花来

    宋氏不免嘀咕,茉雅琪的不着调是不是随了她的阿玛

    康熙四十年,十月初九。

    这本该是平平无奇的一天。却在绝大多数人不知情时,玻璃厂爆出了一个大惊喜,大块平面玻璃居然真的被成功制作出来了

    清朝没有本土制作玻璃窗的记录就此被刷新。

    在此之上,还有罕为人知的喜上加喜。奇货可居只能依靠零星进口的大玻璃,在四阿哥将配方与工艺改良后,是造价奇低,堪称一本万利。

    康熙最初听到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老四是不是没有睡醒

    但知道不可能,而老四也没能力造假谎报。因为玻璃厂的一道道工序都可以派人去检验的,大块玻璃能不能做出来,是能够眼见为实。

    于是,皇上一下朝就去了玻璃厂。

    亲眼旁观了工匠如何炼制出一扇窗户大小的平面玻璃。其品质通透澄澈,比冰冻的湖面要干净数十倍。

    原来,天上真的会掉黄金。

    即便是康熙也被砸晕了,看着老四的眼神也发生了变化。倒不是真的认为老四是财神爷转世,而是觉得儿子福泽深厚。

    当场先给予了赞美与肯定,又是加派人手确保这个技术务必严格保密。

    一通忙碌后,康熙回到了乾清宫。

    吩咐梁九功把雍郡王七月里献上的英吉利文手札给找出来,这就开始读起了牛顿的原理英译本,还一字不漏地看了上面的批注。

    这本书行文晦涩,并不容易阅读。

    康熙看了几节,再回神已经是半个时辰后。抬头,殿内鸦雀无声。这场景似乎有点眼熟,想起来自己不是第一次事后翻出老四献书。

    上一次出于好奇练了练炼体术,却也没有继续下去。

    这一次不同,更为认真想知道西洋技术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那些传教士是否有所隐瞒。

    书,是自己心甘情愿去读的。

    不过,康熙冒出一股哭笑不得的感觉,这头挑灯夜读的模样有点角色错位。

    当年教导儿子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而今自己认真琢磨着儿子的献书。

    老四啊老四,不仅让胤祯深刻体会了学海无涯苦做舟,这会把他的汗阿玛给无意中卷了进去。

    能怎么办

    康熙瞧了眼天色,今天不去后宫了,再看一节牛顿的原理。他就不信了,自己会读不懂一个英吉利人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