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游手好闲

喝口小酒 / 著投票加入书签

总裁小说网 www.zongcaixiaoshuo.com,最快更新大汉时代周刊最新章节!

    春耕开始了。

    在最适合耕种的时节,庄户门赶着耕牛,妇女们也拿着农具下地。

    他们从天明时开始耕作,直到日头高升,才坐在田埂上稍作休息。老人孩子送来的粗茶淡饭,让他们填饱了肚子,接着就重新拉起犁耙,继续开始他们的耕种。

    这天的长安城外,田野中都是忙碌的景象。

    东乡亭也是如此。

    相比起其他的村子,这里的土地并不是最辽阔的,水土也说不上得天独厚,甚至就连人口也不如隔壁的西乡亭,但东乡亭有个让人羡慕的优势,就是耕牛众多。

    这是因为去年遇上丰收,东乡亭的百姓们不缺粮食。而村子里又有瓷器作坊,可以让青壮年去当长工,赚回不少的月例,甚至就连妇女们,依靠女红的手艺也有不少工钱。

    都说庄户人家勤俭,即便手里有了钱也没什么大的花销,除了修缮房屋之外,就只剩下来购买农具和牲畜。而耕牛是私产,又是好劳力,自然成了村民们的首选。

    今年春耕,东乡亭的每户人家几乎都能赶着自己的耕牛下地。而且不光是这些能够充当劳力的耕牛,还有几头未长成的小牛,跟在劳作的母牛身后,学习着将来的工作。

    这让附近其他的村子很是眼红,而东乡亭的庄户,每当扶犁的庄户停下来休息,也要总要先看向那些小牛,然后擦着汗水,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和满嘴的白牙。

    看到了小牛,就情不自禁想到他们套犁的那天。

    就像看着田野,就想到了秋天里的丰收。

    用钱管家的话说,什么都没有丰收更能让庄户人踏实。

    即便东乡亭的百姓即使不用种地,光是在瓷器作坊做工,和制作团扇就能养活全家老小,但对于庄稼人而言,其实赚再多的钱也没有秋天的丰收,更让人高兴。

    此时,赵启明正站在田埂上,眺望着东乡亭的田野。

    庄户人驱赶耕牛,在田间来回穿梭的景象,让他看着很是高兴。不知何时,他有了庄稼人的思维,看着田野回想起去年小麦金黄的画面,也不禁期待着今年的丰收。

    但是这样的心情,钱管家是没有的。因为老人家经过了几十个春秋,对于春种秋收早已是见怪不怪,而且相比起往年,钱管家还多了个任务,因此更显得忙碌。

    因为赵启明爱吃莲藕,而且侯府出得起劳力,所以今年要开出自留地,种上些莲藕。于是在庄户们为耕种而忙碌的时候,这片水田里正在为了种莲而清挖水塘。

    钱管家是个能人。虽然没种过莲藕,但也知道大概是怎么回事。尤其是这清挖水塘的工作,老人见不得有任何的马虎,每当看到有劳力偷懒,总要黑着脸训斥。

    这让站在远处的赵启明收回了视线,蹲在田埂上,开始观察自己的这片水田。

    正如之前所说,这片水田为是种莲准备的,面积足有十几亩,而且紧靠着水渠,引水方便,只要泾河没有干涸,这里首先就没有灌溉的问题,很适合种植莲藕。

    在物质贫瘠的公元前,莲藕并不是普遍存在的作物。除了曲江边那几个池子,其他的地方很少见到荷花盛开的场景。能赏花吃莲的,基本都是些长安城的达官显贵。

    但现在东乡亭也有了这几十亩莲藕,等夏天的时候,乡亲们也能看个新鲜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夏天能吃到莲子,而冬天能闻到莲藕炖烂的清香。

    想着这些,赵启明不禁有些陶醉。

    但这时,身后传来的脚步声。

    他转过头去发现,是那位种莲的老大爷,扛着农具从田耕上走来。

    “老大爷,又见面了。”赵启明从田埂上站了起来,朝老头打了声招呼。

    老头的眼神依旧不怎么好,停下来眯着眼睛辨认赵启明。倒是在老头的身后,冒出两个小脑袋,似乎是认得赵启明的,乌黑的眼睛亮了起来,然后就绕过老头,跑到赵启明的面前。

    “还要田螺吗?”那男孩仰着脸,期待的问。

    而旁边那个梳着冲天辫的小姑娘,也瞪着大眼睛,等待着回答。

    赵启明认出了这两个孩子。

    他记得去年秋天的时候,他在河堤上用半盒点心换走了这两个孩子的几条鲫鱼和所有的田螺,于是笑着朝那个男人说:“要是要,但这个季节的田螺不好。”

    “什么季节的田螺好?”

    “夏天和秋天的好。”

    “很快就夏天了,说话算数。”那男孩高兴的说:“还用点心换不?”

    赵启明不禁好笑,心说这才刚刚立春没多久,这孩子就盼望着夏天了。估计是喜欢上了之前的半盒点心,迫不及待的要交换吧。不过想想也是,孩子家家哪有不贪嘴的。

    这么想着,他在身上摸索,翻出了几颗柿饼,朝两个孩子说:“等夏天了,抓到好的鲫鱼就给我留着,又大又肥的最好,田螺也别急着喂鸡,等着我去跟你们换。”

    两个孩子听到这话,又得了柿饼,高兴的使劲点头,然后迫不及待的伸出舌头,舔着柿饼上白色的糖霜,弄得嘴唇也白了,但脸上的笑容却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原来是你啊。”老大爷终于认出了赵启明,笑着说了句:“可算是下地了?”

    赵启明摸着两个孩子的脑袋,朝老大爷说:“正打算找您呢,没想到碰上了。”

    “我来清塘。”老大爷看了看两个孩子,然后忽然想起什么,朝赵启明问:“上次我就纳闷,你送的柿饼上糖霜给的足,还正想问你,谁家柿饼做的这么大方呢。”

    “自己家做的。”赵启明笑了笑:“您喜欢吧?”

    “喜欢是喜欢,但你这不会过日子的习惯,可得改改了。”老大爷忍不住又数落了赵启明几句,但低头看见两个孩子吃柿饼吃的高兴,也不由得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这是您家孩子?”

    “男孩是孙子,女孩是外孙。”老大爷笑着,眼睛都眯成了线,然后朝赵启明说:“孩子家没点讲究,但也没有白吃你柿饼的道理,你这是正打算找我帮你看看水塘吧?”

    “正在挖呢。”赵启明转头看向钱管家那边。

    可他还没说完,那老大爷忽然发现了什么,眯着眼睛说了句:“这是小侯爷家的地吧,都荒废了好几年了,我还说可惜了这么好的地呢,这怎么又开始种上了。”

    “准备种莲。”

    “小侯爷家也种莲?”老头似乎有些吃惊:“怎么今年都开始种莲了。”

    赵启明笑了笑:“估计是流行吧。”

    “流行?”老头似乎弄不清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赵启明也没打算解释,只是说:“我过来看看,学习下怎么挖塘。”

    听到这话,老大爷看向他,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算有点庄户人家的样了。”

    赵启明笑了笑。

    那老大爷已经放下了农具,这时索性把两个小孙子赶跑,和赵启明走到了田边,看着钱管家指挥下的进度,然后说:“水塘就是这么个挖法,看来还是有懂行的。”

    “您是说,这水塘挖的没错?”

    老大爷点了点头,然后羡慕的看着这片水田说:“连引水整地都免了,这地方除了稻子最适合种莲菜,引水方便地也够肥,从这里长出来的莲菜肯定能卖好价钱。”

    听到这话,赵启明/心里高兴,但还是问了句:“光是地好怕是不行吧?”

    “恩,种莲的讲究也是不少。”

    “那您来说道说道?”

    那老大爷笑了笑:“小孙子不白吃你柿饼,我那点农活不急,就跟你说说吧。”